
一、根据土壤特性栽培
1、砂质土壤:土壤质地粘重、有机质含量低、透气性差、酸、盐碱地、树根发育不良,肥水不均衡,要施用腐熟农家肥或土杂肥,确保疏松土壤,降低板结现象,有利于根系生长。
2、砂壤质土壤:沙质土是指黏重潮湿的土地,由于结构疏松、保水保肥性能强,利于根系吸收水分,但又不影响耕作层的厚度,不适于根系的伸展,不利于水分的有效利用,在生长过程中易生病虫害,尤以细菌性病害严重。沙壤土生长旺盛,抗病虫能力强,可以作为果树的一种培育土。
3、黏性土壤:黏性土壤主要是土壤偏酸,尤其是黏土,这种土壤的铁元素、铝元素含量丰富,透气性差,有利于根系的发育。黏土管理的原则是:以山不识,水不当时。因此,在果树施肥时,应根据不同果树的不同需肥特性,结合树势的强弱和土壤的肥沃程度来决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。
沙壤土:土壤质地粘重,通透性差,耕性差,肥效较慢,所以黏土的使用效果较好。但在种植前应耕翻30厘米以上,打碎土块,改善土壤的通气性,有利根系的生长发育。
水稻土:水稻土是水稻土和普通稻田土的混合土,具有通透性好,肥效快,保水保肥,保肥性能好,适应性广,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。但因水稻土本身含有较多的活性菌,施入土壤后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,必须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发挥肥效。因此,稻田土一般不作单独的耕种用土,而应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。
稻田土:稻田土是用水田的淤泥、稻田水、地下水和各种杂物统称为稻田土,采用自然自取的自然稻糠、秸秆、杂草、泥土等经机械加工而成的。土质一般为红壤或黄壤,比较粘重,稻糠和秸秆细度在6%-10%之间,含有丰富的腐殖质,呈微酸性反应。
稻田土的施用方法
一、水稻田土壤翻耕与施肥
1、翻耕施肥:是指在翻耕前施入耕作层中,使耕层中的养分与土壤混合均匀,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,为水稻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,一般采取一次性深耕,两次翻耕结合,以利于土壤熟化,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8889998888.com/Tcs39UbS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