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花的室内栽培(茶花树的栽培与管理)

茶花的室内栽培(茶花树的栽培与管理)
茶花的室内栽培,由于茶花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°C~25°C,在此温度范围内,幼苗生长迅速,花朵开得鲜艳、花大色艳,观赏性强。在冬季,温度低于0°C,则应采取保温防寒措施,来确保幼苗安全越冬。茶花比较耐阴,应将其摆放在室内散射光充足的地方栽培。夏季要避开强光直射,以免强光灼伤叶片。
3、肥水管理茶花是一种喜肥花卉,室内栽培时,应勤施薄施,以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宜,但要先稀释再施用,避免烧根。一般在生长旺季,10天左右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,秋季天气转凉后可增加1次至2次。生长期注意及时追肥,除施足基肥外,生长期间还应追施2至3次稀薄的饼肥水,以使植株生长健壮,花香浓郁。
4、整形修剪茶花盆栽,通常在1至2年换盆1次,换盆时对枯枝、病虫枝、细弱枝、过密枝和基部发生的萌蘖枝进行适当疏剪。对于徒长枝,一般都剪去,以免过多消耗养分。开过花后,应剪除残花,使养分集中供应先开的花。对于不开花的植株,可在7月底或8月初剪除。
5、茶花叶斑病
茶花叶斑病是由茶花叶斑病侵染所引起的,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不规则褪绿斑,后扩展为灰褐色至红褐色的不规则大斑,病斑上有黄灰色或黑色的霉状物。
茶花叶斑病防治方法:1剪除病叶。剪除病叶,集中销毁。2加强管理,避免过湿,适当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3、茶花白绢病
【症状】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,主要发生在茶花根部,其次在茎部。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,第二年产生菌丝体,侵害嫩茎,虫害也会导致嫩茎被感染而发生此病。
【症状】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,危害根茎组织,也可从茎上出现暗褐色病斑,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,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颗粒状菌核,是病原菌的菌丝体。
【防治方法】1选用无病苗木,防止病害传播。2及时清理病株,减少病原菌。3合理施肥,增施磷钾肥。
茶花白绢病
【症状】茶花白绢病是真菌性病害,危害茶花的根茎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8889998888.com/NzmGWUKzsR.html

相关推荐